“陈实志愿服务队”爱心助残二三事

2017-05-23 09:57 来源:三峡商报 责任编辑:qiaoq

  只要他们过得好 我就很欣慰

  为方便残疾人行走,陈实为他们换上自己带来的平底鞋。

  新闻现场

  “大爷,来,您试试这双鞋合不合脚,听说你们有时候走路穿皮鞋不舒服,今天抽空我专门给您送过来的,这鞋不仅轻便,穿上还特舒服……”

  5月19日,助残日前夕,“陈实志愿服务队”一行,来到西陵区西陵街道土街头社区爱心助残。活动当日,志愿者在社区与盲人们围坐在一起,弹琴、拉二胡、唱歌,谈心,并实地走进残疾人代表家中,亲自为他们穿上特别定做的15双平底鞋。

  新鞋穿在脚上,暖在心里。摸着脚下崭新的布鞋,社区盲人宿舍管理员苏发国由衷感叹道:“双眼失明,曾让我们的世界一片黑暗,但陈实这样好心人的热心帮助,像一缕和煦的阳光倾洒心灵,让我们找回了自信和快乐”。

  原来,早在2005年,服务队负责人陈实便借助社区平台,成立“陈实热线”、“陈实工作室”、“陈实志愿服务队”,以爱心善举团结爱心企事业单位和人士,致力环境保护、助残、助困、助病等公益活动,成为宜昌乃至全省爱心公益事业的一张暖心名片,陈实也成为宜昌唯一一个“全国志愿助残阳光使者”。

  当得知土街头社区辖区困难职工、低保居民群众较多,也是残疾人群相对集中的社区的情况后,陈实多次组织服务队志愿者前来爱老助残,情暖社区,为老年人、残疾人免费理发、修脚、按摩、义诊。“做公益就是成风化人,希望尽己之力,让爱心有的放矢,让更多人得到帮助。”陈实说。

  据了解, 作为“中残联/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残疾人权益保障合作项目”定点社区,近年来,西陵区土街头社区积极打造“阳光家园”服务平台,设置残疾人艺术团排练厅、残疾人康复室、一元餐厅、阅览室,盲人电影院等,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爱。

  “社区调动各类服务资源,为残疾人提供精细化服务,就是希望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,丰富精神文化,帮助他们过上自立自强的生活”。土街头社区副主任刘祖艳介绍说。

  新闻解读

  走进西陵大街小巷,像“陈实志愿服务队”这样的公益组织正日益壮大,爱心善举随处可见,他们用真心真情,助残助困,想他们所想,谋他们所思,让他们精神生活有寄托,融入社会有尊严。

  作为宜昌政治、文化、商贸中心,西陵拥有常住人口42.73万,各类残疾人共计2.7万人。他们或双目失明,或听力丧失,或肢体残缺,但又渴望融入社会,展现自我。

  他们的需求,就是政府的担当。

  近年来,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民生福祉,西陵区不断加强残疾人事业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,切实解决残疾人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根本问题。

  2016年助残日期间,西陵区残联投入资金4万元,为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、拐杖等用品用具70件,走访慰问373户残疾人家庭,为残疾人捐款捐物、赠送物资折款约6万元,1094名志愿者参与了助残服务,856名残疾人得到了实惠。

  抓好保障和兜底,为他们撑起一片天。

  西陵区政府与东软集团签订合作协议,成立华中地区首个残疾人呼叫中心,围绕建设专业化客服队伍,拓展残疾人高质量就业渠道。

  扶持葛洲坝街办“金手指”就业工程,带动126人就业,手工编织作品5400多件成功走向市场,销售额共计6.4万元;电子加工到现在已经交货133万个电子元件,收益共计7.8万元。

  开办重度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,为40名重度残疾人进行了电商发展趋势、网络客服、微信开店等培训,帮助他们更好就业。

  筹资在葛洲坝街办建立残疾人活动中心,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、日间托养、残疾预防、心理辅导、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……

  扶残无止境,助残永无歇。

  据西陵区残联理事长王毅介绍,下一步,区残联将着力打造智慧产业残疾人就业基地,加快推进街乡残疾人就业基地建设,为残疾人谋岗位,为企业引人才,并借力微信公众号信息平台,以“微力”助推残疾人就业,帮助他们从“政策增收”转为“能力增收”。

热点专题
无障碍浏览